一、什麼是債務舒緩?
債務舒緩,簡單來說就是債務人向銀行或金融機構協商:

減低利息

延長還款期

减少每月還款金額

暫停追債或法律訴訟

但同時也會留下協商紀錄,影響信用與財務規劃。

二、債務舒緩的 8 大後果與影響
❗️1. 信用紀錄會留下負面標註(最常見)
完成債務舒緩協議後,你的信用報告會被註記「協商中」、「債務重整」、「DRP」、「IVA」等詞,會被視為曾經有財務困難。

📌 影響時間:
通常記錄會保留 5~7 年(不同地區略有差異)

❗️2. 未來辦信用卡與貸款變得困難
在債務舒緩紀錄未清除前,你:

很難再申請信用卡

房貸、車貸、保單貸款幾乎都會被拒絕

若通過審核,利率也會非常高

❗️3. 影響租屋與就業(尤其在金融行業)
不少房東或公司會查個人信用報告。若發現你曾協商或重組債務,可能會:

覺得你「財務不穩定」

在錄取或簽約時打折扣,甚至直接拒絕

❗️4. 手續費與服務費可能偏高
若你透過第三方公司協商(非銀行直接協商),可能需支付以下費用:

代辦費 / 開案費

月管理費

成功收費(部分比例抽成)

有些黑心代辦甚至會「收費但不處理」,要特別小心!

❗️5. 不能再任意使用信用額度
簽訂債務舒緩協議後,原有信用卡:

全部會被停用或註銷

未還款部分會納入協議中

不可再新增借貸或信用產品,直到完成整個計劃

❗️6. 若中途違約,情況會變更嚴重
協議一旦中斷(如未準時繳款):

協議失效

所有債權人可以恢復追債、利息與罰款

信用紀錄會新增「違約」紀錄

甚至可能被債權人入稟法院申請破產程序

❗️7. 協議期間限制多,生活彈性小
協議通常為期 3~5 年。在此期間,你每月都需繳納一定金額、不得再舉債或消費過度,否則會被視為違約。

儘管如此,這樣也能強迫自己建立儲蓄與規律還款的習慣。

❗️8. 某些債務不能舒緩(常被忽略)
不是所有債務都能納入協議中,例如:

稅務罰金

法院判決的賠償金

強制執行的刑事罰款

政府機構的特殊借款(如學貸、房補貸款等)

三、債務舒緩 vs 債務重組 vs 破產:影響比較

項目債務舒緩債務重組(如 IVA / DRP)破產
信用影響中~重最重(信用全毀)
記錄保留時間約 5~7 年6 年以上7~10 年以上
是否還需還款要(減輕金額)要(依協議分期)通常免還(或只還部分)
是否可保有資產通常可保留不可(需清算變賣)
是否公告是(法院公告破產紀錄)

四、什麼人適合債務舒緩?
有穩定收入,但無法一次償還所有卡債
不希望信用全毀或申請破產
願意透過 3~5 年分期慢慢還清
願意接受簡單的財務紀律與計劃管理

五、結語:債務舒緩是希望,也是責任
債務舒緩是一條比破產溫和、比逃避更負責任的路。雖然它有一定後果,但相較於讓債務雪球越滾越大,它是一種理性選擇。

最重要的是:

🧭 做出選擇前,請先了解所有後果與影響。
💬 若你不確定是否該協商、重組或破產,歡迎私訊,我可以協助你免費初步評估。